资讯> 资讯要闻>

正文

  • 揭盖输配成本 电监会欲破电网垄断

  • 2011年11月14日 13:39      我要评论(0)  字号:
  • 一直被坊间认定为电网企业“黑匣子”的输配电成本将被强制公开,酝酿已久的《输配电成本监管暂行办法》日前已开始施行。本报记者自电监会获悉,相关实施细则也正在加紧制定中,近期将会出台。

    这意味着继2005年颁发试行《输配电成本核算办法》后,输配成本监管体系已经构建完整,无论是成本的界定,还是核算方法,电网企业的公开内容都将变得具象。

    而这,也将为电力体制改革主辅分离后逐渐进入改革视野的输配电分开埋下伏笔和支撑基础,更重要的是,电网是否存在垄断、是否存在利润“黑匣子”届时将一目了然。

    实施细则近期将出

    输配电成本,是指电网企业为输配电能及提供劳务在输配环节所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新规,电监会将针对输配电成本的核算制度、成本支出情况、成本发生重大变化和内部及关联交易实施监管。

    “像包括购销业务、提供或接受劳务、资金往来等,影响到输配电成本,都要受到监管。”电监会相关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该人士同时表示,虽然该《办法》仍属暂行,但结合了2005年颁发试行的《输配电成本核算办法》后,输配成本监管体系已经构建完整,无论是成本的界定,还是核算方法,电网企业的公开内容都变得具象。

    “按照规定,我们将会对电网企业执行国家有关输配电成本核算和管理规定的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将按年度开展,不定期检查将根据监管工作的需要以及电网企业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情况进行。”

    这意味着,办法出来后,对于坊间一直处于争议中的电网是否存在垄断、是否存在利润“黑匣子”,届时将一目了然。“刚出台这个办法现在还是比较整体性的规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我们正在制定,近期很快就会出来。”上述电监会人士表示。

    剑指电网垄断

    9月底,跋涉了近9年的电力主辅分离改革终于落定。接下来,按照2002年拟定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和竞价上网”的四步走方针,将围绕输配电环节展开并实现分开。

    然而,在业内看来,完成输配分开的难度将远远高于主辅分离,因为此次被剥离的资产并非电网的优质资产,有些甚至被电网视为包袱,这些“辅业”的剥离并不能撼动电网的主体,而输配电环节,一直是电网的核心资产和利润所在,对于外界,电网的输配电成本一直是个谜。

    目前,中国的电价构成主要由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三部分组成。其中,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均通过政府调控定价,而输配电价由电网企业自行核定,并根据电力购销差价核定。

    但是,电网企业对于这部分电价的组成的公开数据一直都比较模糊。目前,电网企业对于输配电的成本采用“大一统”式的核算方式,对于核算规则的具体应用和对费用的分类都比较粗,仅停留在二级科目以下。

    然而,根据2005年颁布试行的《输配电成本核算办法》,公开的“输配电成本”必须在“生产成本”科目下单独设置“输配电成本”二级明细科目,并在“输配电成本”科目下设置材料费、工资、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其他费用等三级科目,该《办法》还对材料费、工资、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和其他费用等具体所指进行解释和说明。

    不过事实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该《办法》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施行。电网企业公布的输配电成本组成依旧不清晰。

    根据电监会发布的《2010年电力监管年度报告》,2010年,中国主要电网企业输配电成本合计4222.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92%。主要电网企业输配电成本构成中,折旧、职工薪酬以及其他费用分别占41.64%、19.32%和27.15%。

    高达27.15%的其他费用并未指出具体的用途。这些费用中哪些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输配电成本,电网企业并没有提供,输配电成本也因此备受诟病。而这正是坊间对于电网企业“垄断输配电价”、“电网高薪”及“天价福利费”的争议所在。“输配电价成本公开的意义在于,可以厘清各部分电价的成本,一来可以打破电网对输配电价的垄断,形成良性的电价形成机制,避免扭曲的电价构成,二来可以对下一步电力体制改革的输配分开和输配单独核算铺平道路。”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本报记者表示。

    所谓输配分开,是指将输电和配电环节从资产、财务和人事上分拆,形成单独的“输电企业”和“配电企业”。其中,输电环节主要由现有电网管理,而售电环节主要由地方供电局改组为多个独立的法人实体进行管理,配电网则下放到地方。

    对此,林伯强表示,由于输配分开涉及中央资产和地方资产的界定,同时资产的划分也因输配电价的独立核算先行将变得遥遥无期,“更重要的是国资委对于输配分开并不像主辅分离那样积极,所以现在的情况是电监会和发改委方面一直在推进相关工作。”

    林伯强同时认为,只有定下实现竞价上网的期限,并先开展竞价上网带来竞争再实行输配分开才有意义,否则在几十年后一切就绪再实现竞价上网,前三者的改革成本浪费将不可估量,同时还将造成电力市场过度的扭曲。 

  • 免责声明:文本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先行电力网无关。其原创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 核实,对文本以及其中全部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 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标签: 输配成本 电监会 电网垄断 (责任编辑:ep001)
  • 复制链接
  • 分享到:

用户名 : 快速登录

  •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到微博反馈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版权所有京ICP备11041772号
CopyRight © 2002-2011先行电力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