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名企动态>

正文

  • 千米地下,看不见,摸不着,油水井套管和油管折断怎么办?近日,中石油大庆油田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研发的小通径(30毫米至50毫米)套变井打通道技术,顺利通过中国石油集团专家组验收,很好地解决了这一复杂问题。

      据项目负责人谷洪文介绍,这项技术现场试验87口井,共打开通道52口井,平均单井施工周期缩短两天;直径为30毫米至50毫米的小通径套变井打通道成功率由18%提高到59.7%;同时成功研制19种配套工具,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并受理国家发明专利5项。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大庆油田共有大修井6835口,修复井5648口,报废井765口。在报废井中,通径在30毫米至50毫米的套变井有508口。找不到地下的错断套管,就不能很好地保证井的修复质量。“用原有的技术打通道,像是在碰运气,运气好时才能成功。”谷洪文说。

      大庆喇7-30区块共有176口油水井发生套损,2006年治理160口,遗留16口无通道井,无法实现彻底报废,累计影响产油量62万吨,影响注水量1177万吨。2011年,公司成立项目组应用小通径套变井打通道技术对遗留井进行治理,全部捞净了落物。

      “井下的管断了、找不到了,扔那里不管不叫报废,因为管上还有孔,会影响油层注入和产油状况。我们要找到地下丢失的断管,能用的就修复,不能用的要把孔堵上报废。”谷洪文介绍,这项技术的研究首先在生产上能缩短套变井的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其次可以使一部分井得以修复,恢复正常生产。同时,能让一部分井彻底报废,使同区块邻井受益。

      此外,大庆油田每年大修施工会遇到60口以上通径在30毫米至50毫米的错断井,套变井打通道技术同样适用于错断井修复,对油田挖掘包括套变井和错断井在内的套损井潜能和区块综合挖潜具有重要意义。

  • 相关文章 :
  • 免责声明:文本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先行电力网无关。其原创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 核实,对文本以及其中全部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 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标签: 风电场 研讨会 运行 专题 交流 (责任编辑:王徽)
  • 复制链接
  • 分享到:

用户名 : 快速登录

  •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到微博反馈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版权所有京ICP备11041772号
CopyRight © 2002-2011先行电力网, All Rights Reserved.